美工外包 从传统农业省到新兴工业大省要几步?安徽是这样做的_大皖新闻 | 安徽网

发布日期:2024-08-03 07:54    点击次数:117

美工外包 从传统农业省到新兴工业大省要几步?安徽是这样做的_大皖新闻 | 安徽网

近年来,每个季度之初,安徽都会举行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

这既是动员,也是鞭策。

7月上旬举行的2024年第三批重大项目开工动员会上,507个重大项目中,制造业项目年度计划投资占67.5%,包含新材料领域项目61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项目47个、高端装备制造项目4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项目23个。

有一句耳熟能详的话,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产出。

制造业项目持续开工,也是安徽持续壮大工业经济特别是提升制造业实力竞争力、培育产业比较优势的“硬核”举措。

数据显示,近10年,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长8.9%,居全国第3位。2023年,全省规上工业营收突破5万亿元,居全国第7位、中西部第1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2711户、居全国第6位。全部工业增加值1.4万亿元、居全国第10位,迈入全国工业大省行列。

一直到本世纪初,安徽都是传统农业省的面目示人。

很长时期内,安徽人都苦恼于留给外界难以扭转的“受灾受穷”印象,甚至连不少在外打拼的安徽人也不情愿说出自己是安徽人。

通过最近这些年的努力,安徽实现了向新兴制造大省和工业大省的历史性跨越。一定程度上,也正在扭转留给外界的那种固有的刻板印象。

那么,从一个传统农业省到一个新兴工业大省,要几步?

安徽的探索和实践,应当有值得借鉴的规律性启示。

牵引和倍增:聚链成群

7月17日晚,大众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ID.与众在合肥正式宣布上市。ID.与众不仅是大众首款智能电动轿跑SUV,也是江汽集团与大众集团设立的合资公司——大众安徽“金标大众”的首款产品。

与此同时,大众安徽的所在地合肥经开区,正全面开工建设临湖智能制造产业园、云海路产业园、新桥智能制造产业园等3个项目,力争到2027年培育一个年营收万亿级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

而从全省来看美工外包,截至今年6月底,安徽已培育、引进大众、比亚迪、蔚来、江淮、长安、安凯、奇瑞等7家新能源汽车整车企业;汽车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360家,较上年同期净增80多家。今年上半年全省汽车产量达150.6万辆,同比增长46.7%,占全国比重的10.8%,居全国第2位。

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崛起,是安徽深入实施汽车首位产业培育工程的一个生动缩影。

安徽提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智能绿色制造强省的目标。具体的路径是,聚焦一批万亿级、千亿级大产业,按照“领军企业—重大项目—产业链条—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发挥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的牵引效应,推动产业集聚、倍增。

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是安徽打造的另一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

目前,安徽光伏玻璃产量已占全国1/2以上,逆变器产量占全国1/3,组件产量占全国1/4左右。2023年安徽光伏制造业实现营收2967.4亿元、居全国第3位;今年1-5月,光伏玻璃、电池片产量分别增长23.7%、86.4%。

通过“芯屏”联动,安徽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同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当前,安徽显示面板产能已约占全国17%、全球10%。集成电路产业从无到有、由弱渐强,晶合集成晶圆代工营收居全球第9位、全国第3位。家电“四大件”,安徽产量近1亿台、居全国第2位。

聚链成群、集群成势。

目前,安徽已累计培育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个、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10个。越来越多的产业在安徽实现能级跃升,不断在全国乃至全球进阶,成为安徽经济的新“名片”。

驱动和领航:攀“高”向“新”

安徽一直把创新视作自身最为宝贵、最具优势的“遗传基因”。安徽制造业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创新驱动。

近年来,安徽扭住自主创新这个“牛鼻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多方位多举措协同发力,让产业创新与科技创新深度融合,力促制造转型升级向“高”攀登,向“新”进军。

兼职美工网站

安徽坚持把产业链锻长补短与产业发展结合,鼓励企业积极参与原始创新。10家相关产业链的“链主”企业,承担起55项攻关任务。同时,通过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安徽组织开展以“揭榜挂帅”机制为主的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全职美工近3年23项技术成果打破国外垄断。

研发型生产企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排头兵”。为其鼓励研发创新,安徽在全国率先整合出台“三首”政策,促进成果转化。截至2023年底,安徽累计培育“三首”产品1541项,其中2023年有36项填补国内空白。

今年以来,安徽已评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156项,其中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实现自主供应能力17项。

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正在安徽加快构建。截至目前,安徽已创建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达到3个,并列全国第1位,创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44家,居全国第6位。

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仅有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将带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需求扩张。为夯实发展根基,安徽开展了“数字领航”、数字化普及、“行业大脑”培育等数字化转型“十大工程”。

“点”上有引领、“线”上抓示范、“面”上大提升,安徽已累计完成规上企业数字化改造1.17万家,1.9万家企业启动数字化转型、占全部规上企业的95.94%。培育世界“灯塔工厂”5家、居全国第3位,国家级5G工厂19个、居全国第4位,国家级工业互联网“双跨”平台3家、居全国第5位。在全国率先开展省级绿色工厂评价,累计培育国家绿色工厂240家、居全国第6位,国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2家、居全国第4位。

7月23日,安徽省经信厅公示了2024年安徽省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名单。33个工厂、206个车间入选名单,这些分布在不同行业和领域的工厂和车间,正成为带动全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智能化升级的“先锋队”。

活力和开放:固巢养凤

企业有活力,产业才会有向“新”力。

数据显示,民营企业特别是民营制造企业对安徽发展的信心不断增强。2023年,全省民营企业222.2万户、增长11.3%;民营经济贡献了全省60.7%的GDP、59.5%的税收、74.1%的发明专利授权量、80%以上的城镇新增就业、92.8%的企业数量。

近年来,安徽发力优化营商环境,明确提出“成全企业家创新创意创造”,从“筑巢引凤”到“固巢养凤”,激发民营企业活力,特别是制造业民营企业的发展意愿。

安徽充分发挥省民营办统筹协调和督办考核作用,推动定期召开省民营企业家恳谈会,带动市、县两级党委政府召开恳谈会、座谈会2350次,解决企业问题诉求12547个。稳预期,提信心,“一把手”服务企业“零距离”让民营企业敢投、敢闯。

长三角一体化被安徽视作发展的最大机遇、最大势能、最大红利。安徽先后签署长三角地区产业链合作备忘录、沪皖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累计组织面向沪苏浙和省内的“百场万企”供需对接活动1337场次、惠及企业3.64万家。

畅通企业发展壮大之路,鼓励企业追“新”求“质”,也是涵养企业发展优质环境的题中之义。

安徽通过实施专精特新企业倍增行动,构建了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目前,安徽已累计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5854户,实现“一二三”产全覆盖,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599户、居全国第8位。

围绕企业贷款融资难题,安徽在全国首创“亩均英雄贷”,以亩均单位建设用地上的投入和产出作为衡量标准,正向激励亩均效益领跑者,反向倒逼亩均效益低下者,形成节约集约用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2023年发放贷款超3084亿元,规上工业企业亩均税收同比增长25.3%。

针对阶段性发展遇到的难题,安徽建立健全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组织开展政策入企、金融惠企、人才培育、管理提升、清理拖欠、线上服务等“益企赋能”十大行动,累计为3万多家企业清偿被拖欠账款186.1亿元,实现纳入国家台账管理的拖欠企业无分歧账款清偿率100%、拖欠中小企业账款投诉化解率100%。

安徽勠力搭建制造业开放发展平台,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放大“安徽制造”声量。连续举办6年的世界制造业大会,在2023年创出历届参会人数、展览面积新高,签约制造业项目534个,总投资额3060亿元。

2024年世界制造业大会也已进入筹备阶段。在这个开放舞台上美工外包,安徽全力展示的就是,“安徽制造”的前程是星辰大海。(据安徽日报江淮观察微信公众号)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我们联系的,请联系我们及时处理。联系方式:451255985@qq.com,进行删除。

栏目分类



Powered by 北京1688全职美工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Powered by365站群 © 2023-2024 鄂ICP备2023020028号-1 武汉承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